社區健康服務

衛教園地

隨著台灣步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飲食逐漸西化,近年來糖尿病儼然成為困擾

中老年族群的一大疾病,不少人在常規的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血糖偏高,從而被

診斷出糖尿病,才開始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及飲食,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

不殆」,希望看完這篇介紹文章能讓大家對糖尿病有更深的理解。

疾病學上,糖尿病細分成數種類別,簡述三者如下:

第一型糖尿病:約佔整體糖尿病患者的5-10%,屬於胰島素依賴型,致病機

轉和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攻擊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相關,病人多半是未成年的

孩童,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以維持血糖於正常範圍,未定時注射胰島素的

病人可能會因酮酸堆積而產生酮酸中毒(會腹痛、嘔吐、全身無力、昏迷等

)的併發症。

 

第二型糖尿病:約佔整體糖尿病患者的90-95%,即常人口中的糖尿病,致

病機轉和胰島素阻抗有關,和第一型糖尿病最大的差異在於第二型糖尿病

患者仍會分泌胰島素,然而其受器(接受胰島素並傳遞訊息者)敏感度下降

,導致整體訊息傳遞受阻,生理便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其診斷標準如下:①

糖化血色素(HbA1C)≥6.5% ②空腹血糖≥126 mg/dL ③75克口服葡萄糖耐受試

驗兩小時後血糖≥200 mg/dL ④隨機血糖≥200 mg/dL加上伴隨糖尿病症狀(吃

多喝多尿多體重卻減少),上述四者符合任何一項便可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且能有效控制,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常見併發症

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心血管病變以及肢端感覺缺損等,這幾項都會

大大降低生活品質,因此有必要及時診斷第二型糖尿病並配合相關治療。

 

妊娠型糖尿病:顧名思義是因懷孕而引起的糖尿病,約2-10%產婦會經歷妊

娠型糖尿病,多半在產後復原,孕婦在孕期24-28周時會進行相關檢測以確

定是否患有妊娠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如下:①一階段測試,空腹血糖≥92

mg/dL、75克葡萄糖耐受試驗一小時後血糖≥180 mg/dL、兩小時後血糖≥153

mg/dL,上述三者若符合任何一項即可診斷 ②二階段測試,先進行50克葡

萄耐受試驗,若一小時後血糖≥140 mg/dL,再進行100克葡萄糖耐受試驗,

空腹血糖≥95 mg/dL、一小時後血糖≥180 mg/dL、兩小時後血糖≥155

mg/dL、三小時後血糖≥140 mg/dL,上述四者符合兩者以上即可診斷。未受

治療的妊娠型糖尿病孕婦有較高的機率生出較胖的嬰兒,且該嬰兒有較高

的機率在將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此懷孕婦女需要注意該項檢測,並接

受適切的治療。

 

其他型糖尿病:這包括許多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如染色體、基因的變異;

如胰臟的疾病;如內分泌系統的疾病;如藥物的影響...等等,這些都須仰

賴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的診斷。此處特別對胰臟炎做一討論。反覆的急性

胰臟炎容易造成慢性胰臟炎,此時胰臟之細胞經一系列的發炎反應後遭到

破壞,當然貝他細胞亦不能倖免,所以胰島素的分泌不夠,糖尿病就產生

了;此時,通常口服降血糖藥無效,須依賴胰島素的注射。由於過度的飲

酒是急性胰臟炎的一個重要原因,好酒者不得不小心

國人對於糖尿病常見的迷思為罹患糖尿病就一定要打胰島素或是必須立即服

藥且持續一輩子,確實糖尿病後期可能會需要服藥控制,甚至輔以胰島素治

療,但在疾病初期,其實是以「生活型態」及「飲食改變」為首要目標,少

吃精緻飲食、養成運動的習慣、改變飲食習慣(如先吃菜再吃肉以及每餐吃半

碗飯等)都是控制血糖非藥物治療部分,長期追蹤若血糖和糖化血色素能維持

在及格邊緣便沒有吃藥的必要,反過來說,若飲食改變後檢測數值仍持續惡

化,才需要加以藥物治療。

糖尿病儼然成為文明國家的慢性病,就像一場長期抗戰,想要短期擺脫它有其

困難,我們能做到的是與它「和平共存」,盡力控制血糖在合理範圍內以避免

其併發症產生,除了定期服藥和生活習慣改變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天測

量血糖,病人能買血糖機在家照三餐飯前飯後以及睡前量測會最好,抽血檢驗

的糖化血色素所反映的是3-4個月內血糖的控制情形,然而每日血糖仍有其波動

,醫師可以針對每日的波動對藥物進行調整,以增加病人的生活品質。總結來

說,控制糖尿病不僅僅是醫師端在努力,同時也需要病人的配合,醫師根據病

人的血糖紀錄進行藥物調整,病人根據醫師的要求改善飲食習慣以及勤勞紀錄

每日血糖變化,兩者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